试剂盒

NEWS

新闻资讯

大肠菌群测试片原理及使用场景

2025-03-31 21:50浏览量:0

大肠菌群测试片原理及使用场景


一、原理

‌显色反应与代谢特性‌

测试片由上下两层薄膜组成:下层为含选择性培养基(如VRB培养基)的聚乙烯膜,上层为含显色指示剂(如三苯甲、β-葡萄糖苷酶底物)的聚丙烯膜‌。

大肠菌群代谢时产酸、产气,并分泌特定酶(如琥珀酸脱氢酶、β-半乳糖苷酶),与指示剂反应生成红色或蓝色菌落,同时产生的气体被薄膜截留形成气泡‌。


‌酶底物技术‌

部分测试片(如Petrifilm™)利用酶底物特异性区分大肠杆菌与其他大肠菌群:

耐热大肠菌群检测需高温培养(44.5℃),通过显色底物(如XGLUC/SalmonGal)区分大肠埃希氏菌(蓝色)和耐热菌群(紫红色)‌。

大肠杆菌分泌β-葡萄糖苷酶,使菌落显蓝色并伴随气泡‌;

其他大肠菌群则显红色,红色菌落与蓝色菌落总和为总大肠菌群数‌。


二、使用场景

‌食品卫生检测‌

‌适用样品‌:乳制品(消毒牛乳)、冷饮、调味品、烘焙食品等‌;

‌目的‌:快速评估食品受粪便污染程度,控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风险‌。


‌饮用水安全监测‌

‌水样检测‌:生活饮用水、水源水等,需结合总大肠菌群数判断污染源,高温培养下可检测耐热大肠菌群(如埃希氏菌属)‌48;

‌执行标准‌:符合GB 5749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‌。


‌生产环境监控‌

‌加工设备表面‌:通过擦拭采样检测设备卫生状况,预防交叉污染‌;

‌原料与半成品‌:快速筛查原料卫生质量,如肉类、果蔬等‌。


三、方法优势

‌特点‌ ‌说明‌

快速简便 无需配制培养基,缩短检测周期(24-48小时出结果)

高特异性 酶底物技术减少杂菌干扰,提高准确性

经济高效 低成本、操作标准化,适用于批量检测


注:检测时需根据样品类型选择适宜稀释度,并严格遵循操作步骤(如样品匀液制备、培养温度控制)‌。